小麦条锈病发生范围广、暴发性强、流行成灾频率高,常造成10-30%的小麦产量损失,甚至绝产,被农业农村部列入I类农作物病害。其病原菌作为活体营养专性寄生真菌...
普通小麦是世界主要谷类作物,其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居谷类作物之首。有效分蘖数是塑造小麦株型和提高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阐明有效分蘖数基因的遗传机制,有助...
2025年3月1日,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祁鹏飞小组在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在线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analysis of Q binding reveals a regulator...
小麦的野生近缘种蕴藏着丰富的抗性基因资源。这些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以通过外源基因的渗入以及基因组结构的变异进一步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尽管抗白粉病基因Pm1...
小麦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约40%的人口提供食物。在中国,小麦是第二大粮食作物,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提高小麦产量一直是研...
顶芒山羊草Aegilops comosaSibth. et Smith (2n = 2x = 14, MM)和尾状山羊草Ae. caudataL. (2n = 2x = 14, CC)具有高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高铁和锌含量、耐盐性...
转载自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我校15项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 (sicau.edu.cn)9月10日上午,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奖仪式在成都举行,全省24...
CO2浓度升高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虽然CO2浓度增加可能有利于某些作物的生长,但其对作物体内重金属浓度的影响尚存在一定争议。从作物营养的角度来看,重...
转自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我校科研人员发现小麦感条锈病的新机制-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 (sicau.edu.cn)近日,小麦研究所许强教授团队在N1级指数期刊Nature Commun...
叶绿体是植物环境信号整合器和代谢枢纽,同时也是多种病原微生物入侵植物体后攻击的目标。作为光合作用和对微生物病原体免疫的关键参与者,具有快速调节和重新...